【Yahoo論壇】台灣房市過熱的真正原因

讀者投書:葉煬彬(國教院退休研究員)

資料照片
資料照片

儘管2020年中國房市呈現斷崖式下跌的型態,國內房地產的交易量卻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一路往上飆升,似乎無止無盡,大家不禁要問:為何會發生如此怪異的現象?

你若問專家,他們的標準答案一定和「熱錢過多」以及「銀行利率偏低」有關。若是你心中不服氣,進一步追問,「銀行低利率」不是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嗎?以前熱錢也很多,但多往股市發展,為何現在都在追房地產?

學者專家一時之間可能答不出來,經過思考之後,最後一致性的答案若不是說是「一窩蜂現象」,要不然就說是「蛋塔效應」,有的甚至直接說是「莫名其妙」,這是我最近在晚間政論性節目所看到的真實景象。

其實根據我的觀察,國內房市現階段所以趨向熱絡,恐怕跟台海戰爭的風風雨雨傳聞有關。

聰明的人會問,難道那些有錢人對台灣的國防力量那麼有信心嗎?很抱歉,情況剛好相反,那些人就是因為對台灣的國防力量沒信心,怕新台幣日後會貶值,甚或被廢除,同時對人民幣也同樣沒信心,所以才拼命買房地產自保,就算貸款八九成,也值得冒險。

而且那些人所以會這樣做,不僅只是為了保值而已,還想大撈一筆,怎麼說呢?以香港經驗為例,就算被中共統治,因為一國兩制的關係,土地民有化的制度仍然存在,五十年內不受《八二憲法》第十條的影響。地上物方面,中共再壞,估計大約也不會搶你的房子,屆時內地人口全部湧入台灣,房市不漲得更兇才怪。

更可怕的是,有的人甚至預期到未來貸款可能不必還,因為有些銀行都倒閉了,新貴抬頭,只要選對邊,台灣舊體制其奈我何?趁亂撈一筆,發戰爭財,有何不可?

這些想法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,每天都有人相互在交換訊息,就是沒有人想要公開說出來,只有在下我比較白目,沒有想要賺這種錢,加上也沒本錢投資,所以故意揭露出來,讓政府及各界有所警惕,從而想出防範的方法。

有的人會進一步追問,如果我是有錢人,乾脆移民其他國家好了,幹嘛要根留台灣?

問這問題的人,頭腦有點秀逗。其實所謂的有錢人,在台灣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:一種是「億來億去的」等級,數量很少,就檯面上那幾個人;一種是「數千萬來數千萬去的」,數量不會超過五趴;一種是「百萬來百萬去的」,這就很普遍了,處處可見。

大致說來,「億來億去的」那一種人,多少跟兩岸的當權派有點關係,就算沒關係,國外一定另有資產,決不會根留台灣,在台灣買房子,承平時代也許是貪圖健保,可以養老,順便賺差價,戰亂時期一走了之,資產回頭再慢慢處理就好了。

「數千萬來數千萬去的」那一種人,雖然也有能力移民國外,但要看個人的意願。有些人習慣當台灣人,不管台灣是獨立建國或被外國統治,都願意繼續留在台灣過生活。

這些人也許只考慮到個人問題,並沒有偉大到要去考慮國家問題,萬一台灣淪陷,他們也會想辦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,所以他們可能會膨脹信用,廣為置產,以備後日之需。

他們其中的有些人,可能會在大陸也買間房子,證明自己心向祖國,平常可能都住在台灣,稱他們是雙面人也沒錯,總之不管誰當家,他們都可以適應。

至於「百萬來百萬去的」這類人,一般中產階級前半段大約都具有這樣的水準,他們可能沒能力移民國外,所以只好想辦法讓自己在台灣能夠過得好一些。

他們其中的有些人,也有去大陸買房子的,也有專攻台灣的,比較保守的人,也許就只有一間自住型的房子,留下一筆存款以備不時之需,這跟個人的理財觀念有絕對性的關聯。

自住型的房子不算,在沒貸款的情況下,在下我大約是屬於「數百萬來數百萬去的」這種等級的人。你若問我,為什麼不跟進另買預售屋賺差價?坦白講,這種風險我承受不起。

若是買新古屋,要我不貸款買大房子,恐怕力有未逮,若是貸款,利率雖低,畢竟也是錢,若再加上管理費及其它雜支雜稅,根本就是在跟自己過意不去。

我所認識的一些雙薪軍公教家庭,很多都有三棟房以上的實力,其實每間房不但都有貸款,還貸滿,有的還故意買蛋黃區的30年中古屋裝潢後租人,用租金和退休金在周轉,表面上好像成就輝煌,在我看來,根本就是朝不保夕。

人生在世沒幾年,為誰辛苦為誰忙?何必這樣糟蹋自己?

不過我也承認,這些人的生活只要能挺過一段時間,就算房市泡沫化,只要堅持不賣,將來靠房子發跡的機會相對還是大了許多,只是享受勝利果實的可能就是他們的後代,這一代注定要吃些苦頭,何苦來哉?

若是下一代英明,為了後代子孫著想,這一代吃些苦也許還說得過去,若是一代不如一代,那理財還是保守一點比較穩當些。

______________

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 投稿去